麵粉做的「屬」
Tina的猴子
Emily的兔子
蒸過的「屬」
昨天是元宵節,一個對我並不重要的節日。
卻早早決定,今年元宵節,要嘗試媽媽小時候帶我們過元宵節的活動:做「屬」。
你屬什麼?我屬鼠牛虎兔,龍蛇馬羊,猴雞狗豬。
你屬(ㄕㄨˇ)什麼「屬」(ㄕㄨˋ),你的「屬」(ㄕㄨˋ)是什麼?
我的「屬」是鼠牛虎兔,龍蛇馬羊,猴雞狗豬。
「屬」當動詞,唸ㄕㄨˇ,三聲。
「屬」當名詞,唸ㄕㄨˋ,四聲,就是生肖。
在台灣的人,已經不用這個語法。
每年元宵節,媽媽用麵粉做「屬」(ㄕㄨˋ),除了家裡每個人的「屬」外,還要做一些共通的,包括一條馱錢龍,幾隻小雞(用來吃家裡的害蟲),跟幾隻戴著斗笠,抱著大水缸,準備裝錢的猴子。
中午去大統華,順利買了絞肉與餃子皮。
回來開始和(ㄏㄨㄛˋ)麵。
馱錢龍,抱水缸的猴子,吃害蟲的小雞,在我腦海中記憶深刻,但是做不出來。
優先做的,是Emily的兔子,與 Tina的猴子,腦中沒有這兩個「屬」的樣子,因為老家沒有人屬(ㄕㄨˇ)這兩個「屬」(ㄕㄨˋ)。
試著做了猴子與兔子,也做了我的龍。
放到餐廳的餐桌上,讓它們「醒」,就是「發」的意思,因為放了發粉。
醒的時候沒有放正,一隻猴子跟龍歪倒了。
晚上九點半,上蒸籠蒸。
蒸一個多小時,蒸籠太小,連兔子也倒了,猴子還被蒸籠蓋壓到。
本來「屬」蒸出來後,上面插蠟燭,我們每人捧著自己的「屬」,也捧著公共的「屬」,主要是小雞,到全家每個角落晃一晃,讓小雞吃害蟲。
昨晚太晚了,讓「屬」在小小的蒸籠裡待著,今天把兔子送給Emily,猴子送去Tina房間。
一兩個小時後,收回來。
明年還要做,做小一點。
要是Emily與Tina有興趣,她們會做得很好,因為她們有一雙巧手。
古老的傳統,有一些變成大眾活動,放天燈,點蜂炮。
然而,更多的,卻流失了。
在我一天天變老的時候,忽然後悔,沒有把這傳統傳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