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427  星期六

 

昨天的體能功課只做三項:

伏地挺身100下,仰臥起坐160下,跳繩1100下。

這是第二次達到伏地挺身100下,上一次是420日。

 

今天沒做體能功課。

今天天氣預報,降雪10-15公分。下午開始連天大雪,世界回到銀妝素裹,雖然風雪惡劣,但溫度只有零下2度,應該是今年冬天的最後一次風雪。

 

這兩天密集看視頻「經濟半小時」,主要是教育脫貧系列,講述一個又一個高中畢業,考上大學,卻無力上學的貧困家庭的孩子。

人是環境的產物,這些孩子的貧困,主要是他們都生在惡劣環境中的務農家庭。

 

看一個,流一次眼淚。

這讓我回想自己年輕的辛苦歷程。

 

大三結束那年,立定志向,走向遠方,當時我是卸任的學生代表會主席,在校刊上發表一篇文章,題目就是「走向遠方」。

至今還清晰記得,文章的最後兩句,是:「總是希望能走得很遠,走向那遠方」。

遠方何在?我心中已有目標,德國。

 

那個年代,出國唸書,需要繳交鉅額保證金(新台幣100萬,當年如天文數字)給政府,只有鳳毛麟角的大學畢業生能夠成行,而我,一個眷村的貧窮孩子,沒有任何依託,就立下出國唸書的志向,就好像,沒有任何航天工業,就決定要登陸月球。

 

掙脫貧窮限制,走通一條去遠方的道路,為此,年輕的我付出重大的生命拚搏。

 

後來,我連續兩年,分別拿到美國University of Houston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的全額獎學金,然而放棄了,考上留德的獎學金後,就飛去德國。因為,在意念中,德國才是遠方,美國是大家都去的地方,太近了。

 

漫長六、七年如歇斯底里般的掙扎,雖然讓我掙脫貧窮桎梏,走上跟富裕家庭的子弟,或跟學業成績非常傑出的學生,一樣的道路,但是卻在我心中留下永遠不能平撫的痕跡。

 

「有生之年,決不讓我的孩子重走我走過的辛苦路!」

這變成我的性格,後天的遭遇,已經改變我的遺傳密碼,指揮著我的行為。

 

退休來北國後,先是住在地下室。

有一次,Emily來跟我說話,我說:「我絕不讓妳跟Tina重複我這一生的辛苦!」

說著,我們父女相擁而泣。

 

如今,每次看到Line上傳來傳去的老人心靈雞湯,要如何愛自己,兒孫自有兒孫福等,我都嗤之以鼻。

這些老人,從來沒有真正辛苦過。

 

嘗過真正辛苦的人,不會讓自己所愛的人,再嘗一下那樣的辛苦。

住過納粹猶太集中營的人,決不會讓自己愛的人,有朝一日,也進去住一下。

 

對我,那怕抵銷EmilyTina一樁辛苦,讓EmilyTina多過一天快樂的生活,都好。

 

讓她們的日子,比我有多一分的快樂,都好。

 

這些,是所有未經像我當年那樣痛苦無助的掙扎的人,所沒有產生的DNA的改變。

 

 

PS:「經濟半小時」教育脫貧系列中的一期介紹廣東佛山的國華紀念中學,是楊國強先生所創辦,在全國各地招收優秀清寒學生,全部免費在國華紀念中學唸書,學生畢業後若考上大學,全部費用由國華紀念中學負擔,但每位學生入學時要簽一份無法律效力的道義契約,承諾將來若自己發達,要盡可能幫助他人。

楊國強先生幼年出身極貧農家,所有貧困子弟的辛苦掙扎,他全部經歷,後來事業有成,在他資產達到4億元時,毅然拿出2.6億,創辦全免費用的學校。

楊國強先生經歷辛苦後,他的DNA變化更大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海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